员工工作展开

员工活动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员工工作 -> 员工活动 -> 正文

暑期三下乡】走进高西沟,学习黄土高原治理典范

作者: 编辑:张峰 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3-07-21 点击量:

bv伟德国际体育赴榆林市红色革命旧址“赓续红色血脉,传承奋斗精神”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二站——走进高西沟,学习黄土高原的治理典范。让我们重温高西沟的发展历史,感悟革命老区的时代巨变,见证当地干部群众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和可喜成果。

图片
走进高西沟村


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刘浪、马腾、韩亚平老师的带领下,走进米脂高西沟村,聆听了高西沟60余年征山治水的艰苦历程,见证了“水库清澈映青山,平展坝地喜丰收”的美景。

“雨涝流泥浆,冲成万条沟,肥土顺水走,籽苗连根丢。”“早上汤,中午糠,晚上碗里照月亮。”…多少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,是高西沟村曾经的写照。如今的高西沟,有40座山峁、21道沟岔,耕地4553亩、生态林2300亩、经济林1000亩、淤地坝126座……绿意盎然,风景如画,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的高西沟,曾是贫穷的代言人。荒山秃岭,风寒水缺,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种植。高西沟村的温饱问题如一根绳索困扰着村民,也扼住了高西沟人的希望。1959年,不安于现状的高西沟人向命运发起了挑战。在那个“要粮要田”的激情年代,高西沟村党支部大胆实践,治山治沟治水,主动退耕还林还草。他们长期实行“三三制”生态治理模式,以此来维护和改善环境。进入21世纪,高西沟村人顺应时代要求,审时度势,把“三三制”治理模式调整为“三二一制”,持续推进沟、坡、峁、岔、水、田等的综合治理。历经60多年艰辛付出,高西沟人终于将生态环境脆弱、植被稀疏、水土流失严重的“穷山沟”变成如今的“陕北小江南”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高西沟人民的付出,终是得到了肯定和鼓励。2021年9月1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高西沟考察时指出,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,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、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,路子走的是对的。

如今的的高西沟村人,凭借奋发图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,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状态,也改变了自己的精神气质。在几十年顽强拼搏的基础上,高西沟人依托本土生态资源,建立高西沟村农业生态旅游区,找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经过参观学习,实践团成员学习践行了“两山”理论,同时让同学们明白实现梦想时,努力坚持是不可缺少的,吃苦耐劳是不可忽视的,探究尝试是不可替代的,高西沟村人的顽强拼搏,与时俱进,热爱自然的精神感染着我们,值得我们学习。


图片

图片



图片




图片

实践团合照

图片